小時候,爸媽工作忙,沒什麼空管我們一群小蘿蔔頭,每次到了用餐時間,餐桌上往往也只會出現一菜或一湯。注意喔,是一菜或一湯,而非是並列式的一菜一湯。其實說是一菜也有失公允,因為桌上唯一的菜色往往都是肉類。
常常中午時,媽媽匆匆回家煮一大鍋的湯,有時是紫菜蛋花湯有時是玉米湯(不是玉米濃湯喔),常是這兩種菜色輪流,往往就這麼一大鍋湯外加一大鍋白飯,就這樣泡飯吃,四個小蘿蔔頭吃的不亦樂乎,天真的以為,所謂的吃飯就該是如此,餐桌上一大鍋的湯就足以飽餐一頓。
燒一大鍋的水,水開了之後丟進一把紫菜,打上幾顆蛋,丟一把蔥花,加上鹽味精,就是四個小孩的一餐,老實說,這樣的一個飲食習慣一直影響到後來的我,其實很多人說我偏食,其實再怎麼食慾不振,只要煮上一鍋紫菜蛋花湯或玉米湯,我就可以吃上好幾碗,不過聽說泡飯對胃腸不好,或許我跟我妹從小就胃腸不好的原因可以從中找到了一個答案。
至於晚餐相對而言是比較講究的,或許是沒有了趕著上工的壓力,時間上是比較充裕的,於是菜色較豐富,所謂的豐富,往往也只是一盤炸肉或一盤香腸,有時菜色換成了糖醋雞肉或糖醋鯉魚,當然以上這四樣菜色不可能同時出現,往往只會出現一種,不過這些菜色比起紫菜湯來,太花費時間了,只會在晚上出現。
而其實我家餐桌上還有一種菜色的出現機率不亞於紫菜湯,那就是[蛋料理]!當然都是很簡單的,比方說煎個荷包蛋或蔥花蛋抑或菜脯蛋或是紅羅蔔炒蛋還是三色蛋,我都愛吃的很。我這輩子唯一不吃的家常蛋料理大概就只有番茄炒蛋吧?
由於蛋料理簡單易做,他出現的時機是不分中午或晚上的,如果小孩子厭倦了喝湯,那就煮個蛋料理,包準吃好幾碗,
根據我的統計,到國中之前,我家餐桌上(午餐加晚餐)紫菜湯 玉米湯 蛋料理出現的次數大概佔了2/3強
也就是一個月30天中,有20天會出現這些東西,所以出現一盤炸肉已經是難得了。
所以我們家餐桌上幾乎沒有菜的,真要勉強說來,那大概就是湯裡頭的蔥花或是蛋裡頭的紅蘿蔔吧?
不過奇怪的是,小時候吃那麼多次的食物,照理講應該吃怕了,可是我反而很愛這些食物,縱使一二十年後,我依舊把這些食物視為珍饈,一點也不覺得這些簡陋的食物是難以下嚥的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童年印象吧?每個人對於食物是來自於記憶,我用食物的味道來記憶每一個故鄉與異鄉。什麼是故鄉?什麼是異鄉?誠如白居易所言:[身心安處為吾土 , 豈限長安與洛陽 。]故鄉?異鄉?重要的不是空間的距離而是心的距離,沒有一個地方不能成為故鄉,一旦定居那就成了你第二的故鄉也是你未來子孫的第一故鄉,而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她自己的食物風味,或許是家常菜或許是你常去的哪家餐館,之後在你的記憶地圖中,那就是故鄉的滋味。
公告版位
我的鋪浪http://www.plurk.com/earthy 請愛用
- Aug 19 Sun 2007 14:13
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