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(三)蟋蟀歲月
小時候,我很怕抓蟋蟀也很愛捉蟋蟀
對我們而言,蟋蟀有兩種,一種是能吃的,一種是能玩但不能吃的
前者台語叫[大伯仔],
這種是躲在土裡,常常小孩子呼朋引伴,要去田裡灌[大伯仔]
帶著幾瓶水,幾個膽大的孩子當先鋒,像我這種膽小的就當後衛,亦步亦趨的跟著同伴
到了人家已經休耕的田裡,有經驗的就開始找蟋蟀的洞
[哇!在這邊!]
大夥一擁而上
七手八腳的,把水灌倒洞裡,守在洞外,果然不出多時,蟋蟀不堪水攻,從鬧水患的洞裡出來透氣
於是我們開始捉蟋蟀,這種蟋蟀,後腿非常有力,有粗粗的腿刺,挺扎人的
我是不太敢捉,聽說牠會咬人,膽小的我當然是閃到別邊去
只是馬也有失蹄時,有些蟋蟀比較聰明,狡兔有三窟
大概這些蟋蟀的爺爺比較聰明吧?會告訴兒孫[人類很壞,要記得幫自己留後路啊!一定要效法馮諠替孟嘗君鑿三窟的精神!]
所以有時水都滿出來溢到洞外,還不見蟋蟀的蹤影,原來蟋蟀大爺早就從別的洞窟溜到外頭透氣去了
所以幾次之後,我們也學乖了
幾個小孩,分成幾組,分別守著附近幾個蟋蟀洞,防止狡兔三窟的情形
所以有時明明主洞在東,但往往是在副洞捉到蟋蟀
捉到的蟋蟀
帶回家,清清腸子,從後方塞進一小塊番薯簽塞到蟋蟀肚子裡
熱鍋,油熱了之後,丟進去,炸到蟋蟀浮起來,也不用多久時間,熟了,就可以吃了
剛炸好的蟋蟀,熱熱的,脆脆的,咬下去,滿嘴的油膩.....
卡滋卡滋的,像在吃餅乾似的
多年後,實習期間,有次尾牙,桌上有一道就是炸蟋蟀,在場敢吃的人屈指可數
偏偏我就是其中一人!!
全站熱搜